薄荷白絹病
文章來源:種地網發布時間:2014-03-09評論:0
拉丁學名:Sclerotium rolfsii Sacc.
為害作物:薄荷
為害癥狀:發病初期病株地上部葉片裉色,莖基及地際處生有大量白色菌絲體和棕色油菜籽狀小菌核,病情擴展后致植株生長勢減弱、萎凋或全株枯死。
病原菌形態特征:在PDA培養基上菌絲體白色,茂黃,呈輻射狀擴展;菌絲粗2-8微米,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菌核初為乳白色,后變淺黃色至茶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圓形,大小1-2mm,表面光滑有光澤。菌核表層由3層細胞組成,外層棕褐色,表皮層下為假薄壁組織,中間為疏絲組織。
分類屬性:稱羅耳阿太菌,稱齊整小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分布區域:江蘇、安徽、廣東、四川、云南等省
發病特點:病菌經菌絲或菌索隨病殘體貴落土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菌核或菌索產生菌絲進行初侵染,病株產生的絹絲狀菌絲延伸接觸鄰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傳播進行再侵染,使病害傳播蔓延。連作或土質粘重及地勢低洼或高溫多濕的年份或季節發病重。
防治方法:重病地避免連作。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肥或充分腐熟有機肥。及時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病穴及其鄰近植株淋灌5%井崗霉素水劑1000-1600倍液、50%田安水劑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9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淋灌0.4-0.5L?;蛴?0%拌種靈加細沙配成1:200倍藥土混入病土,每穴100-150克,隔10-15天1次。用培養好的哈茨木霉0.4-0.45公斤,加30公斤細土,混勻后撒覆在病株基部。采收前5天停止用藥。
常用藥劑: 5%井崗霉素水劑 50%田安水劑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9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 40%拌種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