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表現癥狀:染病果實先出現紅褐色斑點,之后病斑漸大,周圍伴有淡黃色暈環,最后病斑顏色變為黑褐色,稍凹陷但再擴大發展緩慢,病斑形狀多樣化,有圓形、橢圓形或梭形等。病斑里面的果肉由綠漸變褐色,壞死,呈黑色或黑褐色。果實一般不脫落,但在后期或病斑較多時往往易腐爛而脫落,少數干縮為僵果掛在樹上。
二、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結合修剪細致清園剪除殘留在樹上的棗吊、病蟲枝及枯枝,結合施基肥,清理落地的棗吊、棗葉等,埋于施肥坑底部,并進行冬季深翻,清除病原?! ?nbsp;
(2)加強棗園綜合管理增施有機肥料?! ?nbsp;
(3)合理間作。棗園內間作花生、紅薯等低稈作物,降低園內空氣濕度,減輕病害發生。
(4)改變棗的加工方法,采用炕烘法,防止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促進發病。
2、化學防治
于發病前,一般在6月下旬,將靚果安按400—600倍液稀釋,同時添加一定量的滲透劑或內吸性較強的低毒化學藥劑噴施,消滅樹上病源;臨近發病期可結合棗銹病的防治,于7月中下旬再噴一次;在發病期,一般為8月中旬左右,每10—15天噴施1次,連噴2—3次,至9月上、中旬一般結束用藥?! ?/div>